在沒有人工智慧以前,漁民總是憂心魚獲因養殖疏失而損失!現在AI能全面管控水質和飼養質量,養出頭好胖胖的好蝦!
傳統養蝦育成率不到50%,導入AI技術提高到70%!養蝦是傳統養殖業,漁民必須看天吃飯,且必須小心翼翼維持住水的酸鹼值、以及控制飼料量,以防太多的飼料汙染水質而讓蝦群大量死亡。瞎的是池深水濁,加上不時的大雨破壞水的酸鹼值,讓漁民常看不清水中的狀況,一不小心就超量餵食導致蝦隻大量死亡。所以坊間的養殖率多在4/5成。
中山大學xSeagate應用AI人工智慧技術養蝦,事倍功半,不僅育成率從不到50%提高到70%,且蝦隻還比較大。影片來源:SETN Youtube
中山大學智慧科技水產養殖團隊,由資訊工程系黃英哲教授,聯合海洋科學系的洪慶章教授跨領域合作進駐養蝦場,導入Python 人工智慧的技術養蝦。AI人工智能技術能分析蝦群的數量、生命力與水質,提醒在適當的時機,投入適量的飼料,因此有AI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協助下養出來的蝦,育成率可以突破坊間的4-5成而提高到7成!
水下攝影影像讓AI機器學習,監控水質與分析蝦群狀況一把罩!蝦子的質量好壞與數量多寡,取決於養殖池的水質,水質決定了餵食飼料的數量與時間。但養殖池的水混濁,漁民很難藉由目視的方式來決定投放飼料的多寡,常常一不小心就餵食過多的飼料,導致殘餌破壞水質加上蝦子過多的排泄物汙染水質,惡會的水質讓蝦群大量生病死亡。
因此中山大學洪慶章教授與台灣海洋中心合作開發的UVS水下攝影系統,靈敏度高且能全天候錄製即時影影像,讓AI學習。人工智慧資料庫每天新增圖片超過四千張的,加上錄影影像,這些資料都提供AI學習分析。透過這些影音素材大量學習與分析,目前的
AI 可以分析水質、每一隻蝦的大小與狀況、蝦群的數量等等,來提醒漁民在何時投入多少飼料。
除了協助漁民決定投放飼料的量與時之外,洪教授的團隊也開發了APP,讓漁民可藉由遠端操控,透過軟體自動控制投放飼料、排放汙泥等工作。因此當AI決定了投放飼料之後,漁民即可透過手機
App 執行。此AI人工智慧導入的專案進行第一年,所累計的47TB監控影像跟照片資料存在Seagate
SkyHawk硬碟中。在導入AI人工智慧養蝦之後,團隊的下一步目標是導入自動化管理。
推薦閱讀:
- 想前進Google或微軟工作必學的Python課程
- 開始你的Python課程前,先了解發展人工智慧的全球十大公司(上)
- 開始你的Python課程前,先了解發展人工智慧的全球十大公司(下)
- Python課程讓你與AI接軌 不必擔心被科技取代
- 再不學Python課程你就等著輸給一個會說話的鐵製品
- AI x 機器人x達內教育
- 透過Python課程,你再也不用懷疑自己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