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V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V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4月4日 星期一

元宇宙中不只有感覺,連痛覺都能感受到!?

日本公司推出痛覺模擬器,元宇宙再升級!

日本公司推出痛覺模擬器,讓元宇宙再升級!


欣賞過電影《駭客任務》與《一級玩家》的電影人應該全部有印象,電影中的主角們只要在虛擬世界中受傷或死亡,現實肉體也會跟著受創。雖然目前的科技已經慢慢打造出元宇宙的雛型以及相關應用,但是還不能完全做到像電影一般真實。不過日本一家新創,日前推出了一項讓用戶在元宇宙中也能感受到「痛覺」的產品。

元宇宙受傷,現實世界也會痛?

日本新創公司 H2L 發明了一種腕帶,讓用戶在虛擬世界中四處走動時,也能感受到疼痛和物體重量等感覺。這項產品可檢測人體肌肉彎曲,讓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角色模仿身體運動,並透過電流刺激佩戴者,讓用戶能夠感受物體的存在和重量,甚至能感覺到皮膚被捏住或被鳥啄皮膚。

Meta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Emi Tamaki 認為,痛苦的體驗能將虛擬世界轉變為真實的環境,並增加臨場感和沈浸感。

Emi Tamaki 在十幾歲的時候因為心臟病而有過一次瀕死體驗。這樣的經驗讓她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可以複製物理上的體驗並將其與電腦聯繫起來呢?

身為一名專注於觸覺技術的研究員,Tamaki 希望到 2029 年能「將人類從身體、時間和空間等限制中完全解放出來。」

不過,Tamaki 也相信,這項技術將來能讓世上所有像她這樣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都能夠隨時隨地自由旅行。

推薦閱讀:「超能力」具現化?臉書推手腕 AR 感測器 讓你隔空操縱介面

祖克柏開發觸覺手套,在元宇宙也能玩疊疊樂

其實 Tamaki 並不是唯一一個想讓人們在虛擬世界中感受事物的人,祖克柏也在研究觸覺手套

藉由手套可以確定人的手在虛擬場景中的位置,以及如何與虛擬物體接觸。然後手套會模擬壓力、紋理和振動等感覺,以在虛擬現實中重現物體的感覺。這些技術的概念就是讓用戶能更加沉浸在虛擬現實中。透過觸覺手套,用戶也可以在虛擬世界 metaverse 中直接進行擲骰子、玩積木和國際象棋、握手和碰拳等動作。

去年 Meta 開啟了元宇宙的序章,並宣佈人類將很快生活在元宇宙中。雖然這對於一般人來說,聽起來相當科幻又具有未來感,但我們其實早就已經生活在一個數位生態系統中了。現在的我們透過小小的螢幕,24 小時全年無休都可以收到各種訊息和新聞。未來在元宇宙的世界中來去自如,對人類的影響是什麼,只有時間能證明一切。

推薦閱讀:AI 是否毀滅人除了聽覺視覺,人工智慧也有觸覺了!祖克柏推ReSkin進軍元宇宙


本文轉載自科技報橘(原標題:日本新創推元宇宙痛覺模擬器,不只有感覺,連痛覺都完美複製!,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首圖為示意圖,與本文無關,來源:Unsplash

 

相關文章:

【機器學習懶人包】 10種演算法圖解-從監督式到非監督式學習

AI 人工智慧、ML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Python 是什麼? 看這一篇就對了!

元宇宙也吃得到大麥克!麥當勞申請「McMetaverse」等10項虛擬餐廳商標

「超能力」具現化?臉書推手腕 AR 感測器 讓你隔空操縱介面

Python連續兩年霸榜,蟬聯今年度的程式語言冠軍!

人工智慧擬真肌膚,讓人在元宇宙也能也有觸覺!(上)

為什麼Meta元宇宙的人物下半身都不見了?

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為什麼Meta元宇宙的人物下半身都不見了?

 Meta元宇宙的人物為什麼都沒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Meta元宇宙的人物為什麼都沒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咦?元宇宙中,我的人物沒有腿?

想像你戴著 Meta 子品牌推出的 Oculus Quest 2 頭戴式裝置,進入 MetaVR 社交平台 Horizon Worlds 時,你創建了一個虛擬人物代表自己。可是你卻覺得這個形象看起來不對勁,因為沒有下半身,像個飄蕩的幽靈虛晃在 VR 的世界裡。

這是普遍元宇宙VR 世界會遇見的困境,甫進入元宇宙的微軟,在其 VR 平台 Mesh for Teams 所創建的虛擬形象一樣沒有雙腿。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會沒有腿呢?

加腿還是不加腿,談元宇宙虛擬人物失真的原因

Meta 的 CTO 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帶領 XR 部門的期間養成了以 Instagram 限時動態即時問答的方式來和追蹤者互動。在日前(2 月 10 日)的問答中,他坦言為虛擬形象加上腿其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雖然 Quest 2 能夠準確追蹤手部與頭部的動作,進而計算出手臂與胸部的位置,讓上半身的虛擬形象有較精準的運動表現;然而,其鏡頭和感測器的追蹤範圍仍然有限,胸、腹部等障礙物有時會阻礙鏡頭的視線,即使傾斜或轉動鏡頭,也只會看到空蕩蕩的下半身。

Quest 2 的定位技術是造成 Meta 元宇宙內人物無腿的關鍵原因。VR 頭戴式裝置的定位技術可分為 outside-in 及 inside-out 兩種,與依賴定位點裝置的 outside-in 技術不同,Quest 2 屬於無額外定位裝置的 inside-out 技術,僅依靠裝置本身感測與計算外部環境的變化,再用演算法計算出位置與方向。簡而言之,outside-in 依賴特別架設的感測器以捕捉更精準的全身運動軌跡,inside-out 則更依賴演算法的計算與模擬,故而做不到「追蹤全身運動軌跡」的精密偵測了。

別擔心,這只是開始!

VR 頭顯的定位方式和使用習慣以及公司未來戰略方向高度相關,最低 299 美元就能購買到的 Quest 2 雖然精準度和延遲相對落後,但對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入手價格相對友善許多。多數人不一定會關心技術是否完備,但是否能方便入手、增加普遍性,才是一個商品真正能夠普及的關鍵——這才是一直以來,許多 VR 製造商所關注的目標。

進一步將 VR 推向大眾消費市場是 Meta 的期望,在成本、推廣和入手難易度的得權衡之下,顯然「更低的使用門檻」才是 VR 普及的重點。不過,別擔心,既然 Quest 早已可以使用深度神經網路進行準確的手部追蹤,隨著科技更加發達,未來相關技術的研發、取得成本也會更便宜,VR 世界的精彩確實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

元宇宙也有翻譯蒟蒻了!Meta推全球語言都可翻譯的人工智慧

Google提出Android隱私沙盒,標榜保護用戶資料安全

LINE在台推出2項人工智慧應用服務:聽聲音就能寫會議紀錄、自主訓練聊天AI

經典老動漫變高清!人工智慧拯救渣畫質,開發者還在 Github 貢獻程式碼

人工智慧替電影配音,無違和自由切換各語言!

面對到來的資訊戰Meta和Google等科技巨頭會怎麼做?

Meta和Google等科技巨頭究竟會如何面對網軍及假新聞?

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

人工智慧和Meta元宇宙虛擬世界將開啟新世代!

 人工智慧Meta 開創了新紀元!虛擬世界新商機!

人工智慧和Meta開創了新紀元!虛擬世界新商機!

Meta 自家人不挺沒關係!大企業看好虛擬商機、註冊元宇宙商標

為了朝著元宇宙 Metaverse 發展的決心,Facebook 的母公司去年改名為「Meta」。這個舉動竟然引起自家員工不信任,甚至讓 Meta 從「最佳職場」的排名從第去年的第 11 名跌落至今年的 47 名

即便如此,許多大企業仍蓄勢待發,準備迎接由 Meta 主導的虛擬現實商機。日前,速食龍頭麥當勞就為「元宇宙」申請多項商標,這些商標包含虛擬商品與服務、虛擬餐館、虛擬咖啡廳等。

投資元宇宙!麥當勞擬發展虛擬餐館、咖啡廳、音樂會

商標律師 Josh Gerben 的事務所每天都會追蹤新的商標申請。本週三他在 Twitter 上指出麥當勞於二月四日申請了十個商標,其中包含了「經營以實物和虛擬商品為特色的虛擬餐廳」以及「在網路上經營一個『以宅配到府』為特色的虛擬餐廳」等。

除此之外,麥當勞還為在虛擬咖啡廳 McCafe 內舉辦的「線上實體與虛擬音樂會」及其他的娛樂服務註冊商標。

其實在前一天,營運於美國與加拿大的連鎖麵包店「Panera Bread」也領先麥當勞,為元宇宙申請商標註冊「Paneraverse」。Paneraverse 提供元宇宙中可下載的虛擬飲食、NFT 以及在元宇宙中選購實際商品的服務。

「不想成為下一個百視達!」大品牌紛紛申請「元宇宙」新商標

投資元宇宙的品牌除了麥當勞與 Panera Bread ,許多知名品牌如 Nike、Walmart 以及 Sketchers 等,都早在三個月前就提出類似的商標申請。

當年百視達因「忽視新科技」而倒閉,許多企業引以為鑑,紛紛響應元宇宙浪潮。圖為在英國 Birkenhead 的百視達。

「當你看到如此多的大公司都提出這麼多的新商標申請時,很明顯它 (指元宇宙浪潮) 即將到來。」Gerben 律師說:「我認為,在接下來的 12 個月內,你將會看到你所能想到的品牌,都提出 (商標) 申請 。我不認為任何人會想要成為下一個百視達,完全忽視了即將到來的新技術

Meta 專攻元宇宙的部門「Reality Labs」去年第四季財報表現優異。圖中的 VR 頭戴裝置「Oculus」就是出自此部門。

麥當勞要正式取得「McMetaverse」等商標,需要經過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審核,時間約為八到九個月。即時 Metaverse 並非唯一可使用這些商標的虛擬世界,Meta 仍比其他的科技巨頭們更致力於元宇宙的建造:除了去年大動作高調改名外,第四季財報也顯示該公司有超過 8 億美元的收入來自「Reality Labs」── Meta 對應 VR (虛擬實境)、AR (擴增實境) 等元宇宙應用項目的部門, 人工智慧  VR 頭戴裝置「Oculus」就是出自此 人工智慧 實驗室。

以下影片為祖克伯介紹他的元宇宙 Metaverse 發展藍圖,範圍觸及娛樂、健身、商業活動等。

 

相關文章:

以色列新創Deepdub推人工智慧電影配音,自動切換各國語言零違和!

FLoC取代cookie追蹤惹議,Google再推Topics API 是否真能保障用戶隱私?

Cookie 退場?不怕!Spotify 應用人工智慧繼續當串流音樂王者

LINE在台推出2項人工智慧應用服務:聽聲音就能寫會議紀錄、自主訓練聊天AI

Google對FLoC四大爭議的解決之道(上)

以色列靠AI人工智慧軍事戰力Up!(上)

Google Maps結合人工智慧推出新功能幫你荷包省油錢!

 

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有了AR感測器,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下)

 臉書手腕AR感測器,讓你隔空也能操縱介面!擁有超能力不是夢!

臉書手腕AR感測器,讓你隔空也能操縱介面!擁有超能力不是夢!


本文為該系列的下篇,上篇(關於「Facebook Reality Labs 再添新產品 AR、VR 一把抓」)請點此連結


FB為何使用手腕、而不是語音來做 AR 感測?

▲ 比起語音控制,穿戴式 AR 裝備更適合在公共場所使用。圖片來源:Tech@Facebook

每一種 VR 穿戴式裝備如火如荼的發展,Facebook 為何會選擇「手腕」這個較不起眼的地方呢?

在探索輸入的各種可能性時,研究團隊注意到「觸覺感知」的可能性:「人們從出生時的第一次抓握,直到靈巧地操作物體和在鍵盤上打字,手和手指都會有非常強烈的感覺。」

Facebook Reality Labs 研究科學總監 Sean Keller 表示。

「我們利用觸覺訊號來了解世界,觸覺使我們能夠使用工具,並且進行細微精緻的控制。從用手術刀的外科醫生,到雙手飛舞於琴鍵上的鋼琴演奏家,都來自於觸覺感知。」

AR 感測器中有一項模擬弓箭的動作,就是利用腕部的觸覺,使佩戴者有近似拉開弓的真實感,從而擁有虛擬卻又十分真實的體驗。

AR 感測器中有一項模擬弓箭的動作,就是利用腕部的觸覺,使佩戴者有近似拉開弓的真實感。圖片來源:Tech@Facebook

研究人員還表示;「觸覺還能夠傳達不同的情感,這可能是改善社交溝通的一種新的方式。」如:當使用者收到緊急郵件時,感測器會發出比收到普通郵件更顯著的震動;當有來電時,感測器可以通過呈現不同的觸感,讓使用者不用看就能辨識出是誰打電話來。

與較常見的語音控制相比,穿戴式設備更適合在公共場所使用。此外,手錶般的設計也適合整天舒適地佩戴,不需要另外費心攜帶,更無需再通過手機即可控制操錯,使用上更加方便靈活。

目前團隊已開發兩種原型機,來幫助研究團隊進一步瞭解腕式裝置的觸覺回饋機制。

其中一個原型機主要利用「波紋帶」(Bellowband)技術,在柔軟輕巧的腕帶上安裝 8 個類似「充氣風箱」的氣動波紋管,波紋管內的空氣可以膨脹或放氣,藉由壓力差呈現出有趣的振動觸覺回饋。

另一款原型機名為 Tasbi(Tactile and Squeeze Bracelet Interface,觸覺與擠壓手環介面),由 6 個振動觸覺執行器和 1 個手腕擠壓裝置所構成。研究室運用此兩種原型機與不同的虛擬模式互動,測試要為虛擬按鈕設置何種硬度,或移動虛擬物件時要反饋怎麼樣的觸感。

手腕感測背後的技術 

這些功能,都是透過肌電圖 (Electromyography,簡稱EMG) 的相關研究實現的。肌電圖是偵測及記錄肌肉產生的肌肉動作電位的技術,可以偵測肌肉在靜止狀態、輕度收縮及強力收縮等整個運動神經系統的活動訊號。

研究團隊表示,透過手腕發出的運動神經訊號是非常清晰的,即使是幾毫米差距的「彈指之間」,EMG 偵測出從脊髓通過手腕流向手部的運動神經電訊號,再依靠後續技術轉化為數位指令,讓使用者能控制裝置的各種功能。

▲ AR 感測器透過運動神經訊號來達到控制的目的。圖片來源:Tech@Facebook

不過,Facebook 官方也表示此功能仍然存在許多技術挑戰,包括機器學習應用,人機互動技術,使用者介面設計等等考驗。

VR 手腕感測器預計要與 Facebook 同樣正在開發的 AR 眼鏡配合使用,然而官方未有透露上市時間。或許,等有朝一日這兩項產品普及後,我們的生活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相關文章:

全台第一個人工智慧門診在榮總 找肺結核快狠準

人工智慧「聽咳嗽聲」就能驗出新冠「無症狀」患者!成功率 98.5%

【人工智慧預防糖尿病患失明】台大打造人工智慧醫療,診斷視網膜病變準確度達95%

人工智慧從基因預測你的潛在疾病!微軟聯合 PTT 之父打造 AI 基因分析平台

人工智慧是怎麼將人”復活”的!?

人工智慧新冠疫情預測精準度超高!(上)

人工智慧讓舊照片活起來了!

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有了AR感測器,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上)

臉書手腕AR感測器,讓你隔空也能操縱介面!擁有超能力不是夢!

臉書手腕AR感測器,讓你隔空也能操縱介面!擁有超能力不是夢!


最近Facebook分享旗下研究中心最新研究,公開了最新的腕帶式的 AR 感測器,讓使用者只要靠手腕感知,就能實現隔空操控的介面、高速打字、透過觸覺反饋可以得知來電者等等讓生活更加便利的功能。

Facebook 也 PO 出展示影片,其中酷炫的功能與操作方式也讓許多人聯想到如「隔空取物」般的超能力!

Facebook Reality Labs 再添新產品 AR、VR 一把抓

Facebook 近年來致力發展 AR/VR 的研究與應用,2020 年 8 月更是把內部各個與 VRAR 有關的研究團隊全都納入 Facebook Reality Labs,並從原本的研究中心,擴大成為容納相關軟體及硬體研發的實驗室。

Facebook 表示,將持續為人們打造各種工具,協助人們工作、互動、生活及玩樂,包含 Oculus VR 頭戴式裝置、Portal 智慧視訊裝置以及 Spark AR 平台等。而近日則公開「最新力作」──腕帶式 AR 感測器。

▲ 手腕 AR 感測器展示畫面。圖片來源:Tech@Faceboo

根據官方介紹,這款 AR 感測器可以讓佩戴者通過手腕上的運動神經信號來控制,無論是坐著或站著、站立或是行走、手中提著東西或放在口袋,都可以通過腕帶進行控制。

「隔山打牛」般的超能力

這款 AR 感測器其中一項令人注目的功能是,只要憑空動動手指,不需鍵盤也不需手機,就能夠進行超高速打字輸入。

▲ 只要帶著感測器,不需要鍵盤就能隨時隨地打字。圖片來源:Tech@Facebook

這項 AR 功能讓人們可以在桌上或膝蓋上透過感應快速打字,很可能實現比現今任何一種輸入方式都更快的打字速度。

與傳統的物理鍵盤相比,這種「虛擬鍵盤」不僅能不地點拘束、隨時隨地使用,而且隨著使用時間增加,還能學習與記憶不同使用者的打字習慣,越來越貼合使用者的偏好,讓打字速度「快上加快」。

除了虛擬鍵盤,研究團隊也考量到了「虛擬滑鼠」:「我們相信,可穿戴的腕帶設備提供了一個隨時可用的輸入選擇,但它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Facebook Reality Labs 研究科學主管 Hrvoje Benko 表示。

因此,感測器還有另一項操作方式:隔空操控。

使用者無需移動視線瀏覽使用者介面,系統會結合情境感知 AI,可以在不同環境中預測使用者的需求,主動提供符合需求的介面,而使用者只需做出些微手勢,就可以進行控制。

舉例來說,你常常於清晨時穿著運動鞋準備出門,並在出了家門口後開始撥放音樂。那麼如果你再穿上運動鞋出門,感測器認為你很有可能想要收聽音樂,就會出現「是否播放音樂?」的提問,這時只要用稍微揮下手,就可以開始撥放音樂了。

利用簡單的手勢,使用者無需停止正在做的事,或是分神從口袋拿出手機,省時又省力。

本文為該系列的上篇,下篇(關於「FB為何使用手腕、而不是語音來做 AR 感測?」 以及「AR 手腕感測背後的技術」 )請點此連結


相關文章:

全台第一個人工智慧門診在榮總 找肺結核快狠準

人工智慧「聽咳嗽聲」就能驗出新冠「無症狀」患者!成功率 98.5%

【人工智慧預防糖尿病患失明】台大打造人工智慧醫療,診斷視網膜病變準確度達95%

人工智慧從基因預測你的潛在疾病!微軟聯合 PTT 之父打造 AI 基因分析平台

人工智慧是怎麼將人”復活”的!?

人工智慧新冠疫情預測精準度超高!(上)

人工智慧讓舊照片活起來了!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新世代的來臨AR和VR的市場

 ARVR帶來的新世界,對現在的市場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AR和VR帶來的新世界,對現在的市場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本系列文章為【美軍研發狗用 AR 頭戴裝置 跑多遠都能「看」到長官指令 】的下篇,上篇請點此閱讀。

什麼是 AR?跟 VR 有什麼差別?

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是從 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衍生出來的技術。 

VR 虛擬實境就是用電腦模擬出虛擬世界,讓人們好像身歷其境、沒有限制地觀察虛擬世界內的事物;AR 擴增實境則是將虛擬資訊擴增到現實空間中,它所強調的不是要取代現實空間,而是可以數位資訊與實境結合。

▲ 狗狗專用 AR 頭戴式裝備。|Photo by stephan sorkin on Unsplash

而接著就有結合 VR 與 AR 的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指的是結合真實和虛擬世界,建立出一個符合一般視覺認知的虛擬影像,再搭上虛實互動(interactive)的感測與體感顯示(tactile display)技術,人們可以與這個世界之中的物體互動、並產生即時的回應,展現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效果。未來 AR 與 VR 技術將只是 MR 技術的其中一個層面。

不斷創新成長的 AR、VR 和 MR 市場

根據 IDTechEx 的一份市場調查報告《AR、VR和MR的2020-2030》表示,到 2030 年,整個相關產業將增長超過 300 億美元。

這份的報告包括對 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和 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領域的市場研究,調查產業內的近 100 家公司和 170 多種不同產品而成,並對 2020 到 2030 年的產業發展做出了預測。

自從 Google Glass 等設備的發布,這些「實境產品」一直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之後,相關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遊戲娛樂、教育功能到企業辦公;硬體技術層面也逐漸變得更小、更快、更便於穿戴。

推薦閱讀:你是我的眼!Google AI 眼鏡助視障朋友「看見」世界

VR、AR 和 MR 的應用讓人備感科技日新月異,其市場也不斷在增長,狗狗專用的 AR 裝備只是眾多項目中的一例罷了。下一個十年,相信會有更多推陳出新的產品,為我們帶來驚奇、觸手可及的魔幻體驗。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自駕試車基地 日本落成!AI 也有駕訓班了

Python控制結構4.運算子優先順序(Operator precedence)一覽

人工智慧:貓是液體!NVIDIA 的 AI 創造人臉超逼真,但合成的貓都是液態

人工智慧、生化人科技下的底層生活-電影《戰鬥天使:艾莉塔》

人工智慧協助降低用藥錯誤風險! (上)

人工智慧進入司法領域判決究竟公不公正?(上)

人工智慧竟成功騙過眾人奪得文章排行榜冠軍!(上)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狗狗也能配戴AR遠端聽指令

 配戴AR裝備可不是人類的專利,連狗狗都戴起了AR護目鏡

配戴AR裝備可不是人類的專利,連狗狗都戴起了AR護目鏡

之前在台灣防堵非洲豬瘟嗅聞入境旅客行李的檢疫犬們,因為非常認真執勤防疫有功,被台灣民眾大讚為「護國神犬」,也讓大家看到狗狗敏銳的嗅覺、聽力和觀察能力。

除了檢疫,狗狗在軍隊之中也是大顯身手──從追蹤、警戒、巡邏搜捕、搜查毒品、偵查爆裂物等等,任務繁多。如今,已有大批軍犬與軍人一同服役。


▲ 軍犬是軍人最好的戰友。圖中的狗狗正在適應槍砲聲。

但是軍犬即使再聰明,依然需要仰賴訓犬師的指令,也就是狗狗需要近距離得到手勢、口頭命令、動作引導才能明白自己該如何行動。

為了讓軍犬們能繼續接收指令,美軍正在開發讓狗狗配戴的「AR 遙控穿戴式裝備」,讓訓犬師在遠端也能向軍犬發出命令!

為了狗狗設計的遠端遙控 AR 裝備

目前下指令給軍犬的方式主要為「手勢」與「雷射標記」,但這兩種方式都受限於距離,若狗狗看不到訓犬師,就會跟沒有人類下指令的機器人一樣,無所適從了。

美國軍方曾嘗試解決這個問題,當時使用對講機遠程對軍犬下指令,但成效不佳,狗狗不但無法理解指令,甚至更為困惑。

這次,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Army Research Laboratory)和一家名為「Command Sight」的公司合作,研發狀似「護目鏡」的軍犬用 AR 頭戴式裝備,為狗狗提供視覺提示。護目鏡中的攝影鏡頭也可以即時提供軍犬的即時視野,讓訓犬師能更好下達指示並掌握進度。

這項科技運用了 AR 成像技術,在裝置內部,狗狗可以看到視覺指示器,訓犬師或「戰友」可以在隱蔽處和狗狗溝通,讓他們遵循訓練過的指示、驅使狗狗到指定位置。

裝置上也配載了能傳遞即時影像的鏡頭,讓訓犬師可以觀看狗狗現在所處的位置與情況。

▲ 軍犬專用 AR 頭戴式裝備,可讓狗隻在遠處接收長官命令。|Photo by U.S. Army

為了讓光學設備裝置完美貼合每隻狗兒,每隻軍犬都會經過 3D 掃描體型輪廓,以便量身打造他們專屬的「AR 護目鏡」。

美國陸軍實驗研究室資深科學家 Stephen Lee 在部落格上表示,AR成像為人與狗之間的溝通提供了關鍵技術:「這項新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關鍵工具,可以更好地與軍犬進行溝通」。

「狗狗 AR 護目鏡」最快兩年內亮相

這項科技目前還在原型機階段,由位於西雅圖的一間私人公司 Command Sight 進行開發,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負責監督。

Command Sight 的創辦人 AJ Peper 表示,這個項目仍在「初始研究階段」,不過初期結果非常有成功的希望。Peper 也表示,他自己養的羅威納犬馬特(Mater)也參與了 AR 護目鏡的研究。

將 AR 技術應用在軍犬上讓人覺得耳目一新,但也引來不少質疑其實用性的批評。英國防衛智庫皇家聯合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軍事科學團隊的研究員 Justin Bronk 對此則表示,研發狗狗的 AR 穿戴式裝置雖然聽起來有點「浪費經費」,但實際上可能很有用。

「通過 AR 裝置給軍犬下達視覺提示、指引他們執行任務,這樣人就不需要跟在狗的身邊,這個技術顯然在很多情況下都有必要。」

▲ 美軍在一隻名為 Mater 的羅威納犬上進行 AR 頭戴裝置測試。|Photo by U.S. Army

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的 Stephen Lee 表示:「一般人類配戴 AR 設備,能讓使用者和眼前的「現實」進行互動,但軍犬配戴的 AR 設備是用來指揮和引導軍犬的。」

他表示,與應用在人類身上相比、AR 對犬類能發揮不同的作用,美國軍方負責軍犬訓練的部門亦認為這個項目非常具有潛力。

軍犬配戴眼罩並不是新鮮事,過去在惡劣環境下執行任務的軍犬也會配戴護目鏡,但融合 AR 技術的運用則是一個創新的發展。

什麼是 AR?跟 VR 有什麼差別?請點此接續看下去!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自駕試車基地 日本落成!AI 也有駕訓班了

Python控制結構4.運算子優先順序(Operator precedence)一覽

人工智慧:貓是液體!NVIDIA 的 AI 創造人臉超逼真,但合成的貓都是液態

人工智慧、生化人科技下的底層生活-電影《戰鬥天使:艾莉塔》

人工智慧協助降低用藥錯誤風險! (上)

人工智慧進入司法領域判決究竟公不公正?(上)

人工智慧竟成功騙過眾人奪得文章排行榜冠軍!(上)

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

2020最搶手職業榜,人工智慧,大數據,VR都上榜!

2020人工智慧,大數據,VR都名列最搶手職業榜!你還不衝嗎?


2020人工智慧,大數據,VR都名列最搶手職業榜!你還不衝嗎?



回顧 2019,隨著5G 通訊技術的普及,AI 人工智慧應用在越來越多智慧物聯網(Smart IoT)裝置上,讓消費者們普遍對這些技術走入自己的生活懷著熱情。看看智慧音箱、恆溫器、家用監視器和吸塵器等智慧家電的高銷量就足以證明。

報告中提到:「當我們要求受訪者說出一個改變他們在 2019 年對科技的看法時,最常見的答案就是 5G 基礎建設的來臨。」同時 5G 也是科技新聞中最吸引普羅大眾關注的頭條。
而過了對科技信心大幅提升的2019,消費者已經準備好享受這些技術在 2020 年帶來的好處,也期望基礎建設、醫療、以及汽車領域能夠更加智慧化──這意味著高科技產業在明年走勢依然強健,相關職缺也是相當熱門喔!



Arm 解密 2020 最受歡迎職業是…?

Arm詢問了受訪者「最希望家人從事的職業?」,其中AI和機器學習(ML)專家最受到歡迎,有高達44%的回答都是相關職業。而其中有 90% 的受訪者認為從事挖掘比特幣的工作──也就是比特幣礦工,根本不能算一份工作。
統整「2020 最受歡迎職業」如下:

1. 人工智慧 AI 與機器學習 ML

 
▲ 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以及深度學習的定義
屬於這個類別的職業範圍相當多樣,但大抵上都與 Python 編程、開發前瞻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圖像識別算法有關,演算法開發工程師、軟體設計工程師、韌體設計工程師等等都屬於這個類別。
在近年已不只有科技業會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各行各業都在導入 AI 來增進服務。闢如有零售商使用 AI 為客戶量身打造客戶體驗,店內採用物聯網技術,將所蒐集的客戶資料整合,結合客戶線上、線下、手機 app、及客戶服務中心資料,量身打造優質購物體驗的同時也增加客戶滿意度。
人工智慧還有大片值得開拓的前景,薪資待遇也普遍十分優渥,會成為 2020 最大眾歡迎的職業也是可以想見的。

 

2.數據科學家 (Data Scientist)

 
▲ 數據科學家、數據分析師,差別哪?($120,000 vs $70,000?)

2019 年 8 月,美國提供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公司 Robert Half 調查舊金山灣區千名從事科技業的受訪者,統整出一份最新的科技業薪酬報告,報告顯示在數據和資料庫管理領域中,數據科學家擁有最高的平均薪水。
而在 2020 年,物聯網上的數據如何透過 AI 技術商業化、轉化為實際產值將會更受到重視,重要程度也將更彰顯,預測超過半數的物聯網公司都打算採用 AI 技術蒐集分析即時數據,來促進其業務的成長。
大數據與 AI 人工智慧可謂相輔相成、各蒙其利,商業 AI 擴張發展的同時,對數據分析的需求也會增加,2020 會有更多的企業利用大量數據集分析業務、並制定商業策略。

3. 智慧城市(Smart City)設計師

 
▲ 智慧城市的想法聽起來很吸引人:地下自動花園,遙控路燈,更好的空氣。但是如何實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中收集到的數據會如何處理?

智慧城市,是導入各種科技技術、優化都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最佳化的都市管理和服務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例如:臺北市道管中心導入智能科技,應用 3D 圖資平台、雲端服務、IoT 物聯網、AI 自動化處理及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有效管理道路施工,提升行政效率,且減輕人力負擔。
而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車更是宣布,將在日本靜岡縣裾野市興建智慧城市「Woven City」。計劃該城市將導入 CASE(Connected 聯網、Autonomous 自動駕駛、Shared&Services 共享&服務和 Electric 電動化)、交通行動服務(MaaS)、人工智慧(AI)、機器人等新技術的全面智慧化城市,最快 2020 年底、2021 年初開始動工。
2020 年,智慧城市將會有長足的發展,更有許多具體計劃進入實踐階段,想當然爾,對於智慧城市設計師的需求將大量增加。

4. 虛擬實境 VR / 擴增實境 AR

 
▲ 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這兩種科技很相似,但是卻是完全不同的技術。看這部影片一次搞懂

2020 年 5G 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高速與低延遲的特性,正好可以解決過去因為網路速度造成用戶體驗差的致命缺點,將帶動新一輪 VR/AR 的熱潮:
Facebook 將入資開發頭戴 VR 設備、跨國大企業部署 AR 應用,配合 5G 可以更好地交互遠端資訊、有超過 30% 的展示場地將會提供 VR/AR 設備和服務等, 同時 AI 和 VR 的普及將大幅削減大學費用,未來大學將成為社會交流和生活體驗的中心,而不是主要負責傳授知識的機構。
在這股潮流之下,能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期待、能創新 VR/AR/MR 體驗的 VR/AR 開發工程師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熱門職缺之一。
Unity 是全球應用最廣的 VR 開發平台,91% 以上的 HoloLens(微軟的混合實境頭戴顯示器) 應用均使用 Unity 製作。無論是 VR、AR 或 MR,都可以藉著 Unity 高度優化的繪圖管線(Graphics pipeline,亦稱繪圖管線是電腦圖形系統將 3D 模型轉換成 2D 螢幕上的過程)以及其編輯器快速升級的能力,創造出更棒的 VR/AR 體驗。

5. 無人車/自動車調度

▲ 無人自駕車版的 F1 賽車「Roborace」,每個車隊都有專屬的程式設計師,負責控制這些自駕車的自駕程式以及定義演算法。

拜 5G 之賜,車商得以開闢出新藍海,過去只存與想像中無人車輛在道路上行駛的情節,在 2020 將正式化為現實。Nissan 在美國加州的活動正式宣告:「將在2020年之際帶來無人駕駛的全自動車款。」
透過 5G 的高頻寬、低延遲、大容量資料傳輸特性,能夠讓汽車間互相知道對方、且感測道路,甚至共用其他汽車的資料與數據,駕駛體驗更加安全。5G 除了能增進自動駕駛安全之外,額外功能包括詳細即時的地圖數據、軟體和韌體更新以及多媒體串流等。
自動車的產業鏈完整,車輛組件、車用電子、半導體及資通訊軟硬體等廠商一脈串起,整個相關產業將得益於網路建設發展而得以發光發熱。
謀職除了不斷精進自我之外,也必須掌握職場潮流新趨勢、留意產業動向,人工智慧、5G、AIoT,這些都是 2020 求職關鍵字。
慶祝完2020西曆新年,傳統過年即將來臨,當除夕夜圍爐時面對長輩問起「在做什麼、薪水多少?」想自信滿滿地回出讓親戚都羨慕的答案,就根據 Arm 預測,快搶學Python、成為AI人才吧!

相關文章

Line全新服務!2020啟動人工智慧

眼見不能為憑!人工智慧換臉技術犯罪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完美結合!

第一次玩Python就愛上了-找出完美數字與水仙花數

原來這就是人工智慧主宰的世界?來聽聽重金屬樂團的另類演繹~

AI人工智慧讓你上台演講不吃螺絲!!

被人工智慧取代?哼!我會這幾種技能,根本不怕!


2天考取Google Ads證照!新手廣告投放攻略

擺脫設備工程師血汗職涯, 零基礎的我成功轉職 Python 資料工程師

44歲媽咪順利轉職網頁設計師, 家庭事業都得意

零基礎如何花 14 小時考取 GoogleAds 認證? 五種 GoogleAds 廣告不藏私攻略

從無到有-挑戰14小時取得Google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