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no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no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Python控制結構教學(七) 串列與其他應用

Python教學教室來囉!學學串列與其他應用吧!


Python教學教室來囉!學學串列與其他應用吧!


List 串列-重新定義物件

Python教學 今天要來說說串列的部分!之前在「Python控制結構6.List串列」中,我們已經了解了基本的 List串列索引的概念。在 Python 中,同一 List 串列內的任一物件(元素),不是固定的,物件是可以隨時替換的,如下: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GearList[5] = "Dry Suit"
print(GearList)

上述範例結果為: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Dry Suit']
是否注意到最後一個物件(索引編號:5)從 "潛水衣" 變成了 "Dry Suit"?

List 串列-print時增加、複製物件

Python 中,也可以使用運算子「+」、「*」,來使 List 串列被輸出時,可以增加、複製物件。如下面例子所示:
GearList =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print(GearList+["潛水電腦"])
print(GearList*2)

結果如下(以一行指令、一行輸出結果的方式表示):
>>> print(GearList+["潛水電腦"])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潛水電腦']

>>> print(GearList*2)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BCD', '調節器', '蛙鞋', '潛水面罩', '氣瓶', '潛水衣']

以上範例的結果,第一個程式碼在輸出時增加了"潛水電腦";第二個輸出的結果為原有程式碼的兩倍。

檢查 List 串列表中的物件

我們可以在 print 時,運用「in」運算子來檢查指定的物件(元素)是否在串列中。若有,則回傳為 True;反之為 False。寫法為如下方範例所示:
Fruits = ["芭樂", "榴蓮", "柳丁", "草莓"]
print("榴蓮" in Fruits)
print("草莓" in Fruits)
print("牛肉" in Fruits)

結果為:
True
True
False

以上Python範例,還可以搭配「not」運算子【not 運算子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3.布林邏輯:and,or,not】來檢查指定的物件(元素)是否「沒有」在串列中。若沒有,則回傳為 True;有的話則為 False。
Fruits = ["芭樂", "榴蓮", "柳丁", "草莓"]
print(not "榴蓮" in Fruits)
print("榴蓮" not in Fruits)
print(not "草莓" in Fruits)
print("牛肉" not in Fruits)

結果為:
False
False
False
True

除了上述介紹的 List 串列索引功能之外,你也可以活用各種函數來增加索引中的物件或是計算索引中的物件數量【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8.List-append,insert,index,len函數】。
List串列尚可搭配 for 迴圈,讓 List串列中的所有物件都可以被 Python 程式執行!【請參考:Python控制結構10.for迴圈



相關文章 


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Python控制結構教學(三) 布林邏輯


Python小教室又來囉!知道了布林值,你也該知道什麼是布林邏輯吧? 

Python小教室又來囉!知道了布林值,你也該知道什麼是布林邏輯吧?



Python教學 時間到!當 Pythonif 條件判斷式(想知道什麼是if...else條件判斷式請看這篇)開始變得更複雜的時候,就使用 Boolean Logic 布林邏輯式。
Python 的 Boolean 運算子包含:and(和)、or(或)、not(不是)。
and 運算子包含兩個條件參數,當兩個條件都成立時,才會被評估為「True」。只要其中有一個不成立,則為「False」。【參考:Python控制結構1.布林值Boolean-True or False?
>>> bool( 1 == 1 and 2 == 2 )
True
>>> bool( 1 == 1 and 2 != 2 )
False
>>> bool( 1 < 1 and 2 >= 2 )
False
>>> bool( 1 < 1 and 2 != 2 )
False

下方 Python 程式例子為只要符合「年滿18歲」及「低消超過180元」才會輸出「welcome」的例子
age=21
money=500
if age >= 18 and money >= 180:
 print("welcome")
結果顯示如下:
>>>
welcome
>>>

Python 的 or 運算子包含兩個參數,只要其中有一個條件成立,就會被評估為「True」。兩個條件都不成立才會被判定為「False」
>>> bool( 1 == 1 or 2 == 2 )
True
>>> bool( 1 != 1 or 2 == 2 )
True
>>> bool( 1 != 1 or 2 != 2)
False

下方例子為只要符合「年滿65歲」或是「你付超過3000元」兩條件任一種,就會輸出「You'll get a Wacken Open Air 2020 ticket」的例子
age=77
money=0
if age >= 65 or money >= 3000:
 print("You'll get a Wacken Open Air 2020 ticket")

結果顯示如下:
>>>
You'll get a Megadeth concert ticket
>>>

not 運算子只有包含「一個」條件參數,條件成立(就是合乎邏輯)就會顯示為「False」。條件不成立才會被判定為「True」
>>> bool( not 1 == 1 )
False
>>> bool( not 1 != 1 )
True

下方例子為只要不符合「年滿18歲」就會顯示「未滿18歲不得進入」的例子
age=14
if not (age>=18):
 print("未滿18歲不得進入")

結果顯示如下:
>>>
未滿18歲不得進入
>>>

"
以上是今日的 Python教學 時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