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醫療A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醫療A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人工智慧”蘭醫師”協助民眾掛號,不再擔心掛錯診!

屬於你的個人掌上 人工智慧蘭醫師全面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屬於你的個人掌上人工智慧”蘭醫師”全面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生病不知掛哪科?人工智慧「蘭醫師」協助你!

1.jpg

▲ HTC DeepQ 攜手彰基推出全台首位跨院 AI + 區塊鏈醫療照護對話機器人「蘭醫師」

生病了掛錯科,這可是很浪費時間的!現在感覺不舒服時,就可以先尋求人工智慧「蘭醫師」吧!「蘭醫師」可以先依照使用者給予的線索,做進一步詢問,如:「你頭痛嗎?有多痛?有咳嗽嗎?有發燒嗎?」,再藉由使用者輸入的答案而分析、整理出合適的看診科別,協助使用者掛號至對應的科別,以免跑錯診間!

「蘭醫師醫療照護 LINE Bot」由宏達電旗下的 DeepQ 團隊與彰化基督教醫院聯合推出,為全台首創結合區塊鏈醫療照護的對話機器人,可協助掛號的院所多達十家。透過 DeepQ 的醫療區塊鏈技術,可以鞏固跨院照護網的資訊安全。

人工智慧「蘭醫生」LINE Bot 可是非常好上手,只要拿起手機、開啟 LINE、加入「蘭醫師」為好友 (蘭醫師 LINE ID:@cch.org.tw) 即可使用。只要在掛號前,開啟蘭醫師的聊天視窗、並且正確回答蘭醫師的問題,蘭醫師就可以告知正確的門診科別!使用者完成掛號後,「蘭醫師」還能追蹤看診進度、到診後個人衛教等。

「蘭醫師」的誕生,旨在全面提升就醫前、中、後的全程醫療照護品質,讓民眾不只在醫院有醫事人員照護、更可以在回家後,繼續享有醫療服務,打造無縫銜接的有感照護。另外,民眾還能在踏入醫院前,替自己及親友啟動「照護旅程」:從看診前筆記、到就醫後的精準衛教資料及個人化藥物資訊,都能完整串連。並且透過 LINE Bot 對話互動的方式,讓人工智慧的應用更親民方便。

「蘭醫師」的使用步驟如下:


▲ 首先在 LINE 加入「彰化基督教醫院」為好友 (LINE ID:@cch.org.tw)


▲ 選擇服務項目


▲ 選擇依症狀、科別、或是醫師等資訊掛號


▲ 若選擇依症狀掛號後,即可享用 AI 導診的服務。首先 AI 會請你指出不舒服的部位。


▲ 選擇不舒服的部位後, 蘭醫師會引導你選擇不舒服的症狀


▲ 依據你選擇的症狀,人工智慧會生成其他問題跟你確認



▲ 蘭醫師依據你所有的回答,為你導診


▲ 選了想掛號的科目後,就可以選擇醫院,然後就可以掛號了

其實,台灣運用人工智慧於醫療領域,可說是漸趨成熟。像是「PTT 之父」杜奕瑾打造急診室內、可即時救命的敗血症 人工智慧;以及台灣微軟攜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AI Labs),將基因研究導入人工智慧,共同發表「基因分析平台TaiGenomics」。請點選以下的連結了解詳細內容:

推薦閱讀:
母逝遺憾...PTT之父打造人工智慧預測敗血症 即時預測、即刻救命

人工智慧從基因預測你的潛在疾病!微軟聯合 PTT 之父打造 AI 基因分析平台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把關用藥安全!AI 藥櫃取藥、送藥、用藥更精準

【AI在瘟疫蔓延時】台灣 AI「雅婷」化身音樂家 發表首張專輯「武漢肺炎」

【AI在瘟疫蔓延時】AI 大神吳恩達公司最新技術 用AI自動檢測社交距離

你是我的眼!Google AI 眼鏡助視障朋友「看見」世界

人工智慧真能取代法官作出判決嗎? (上)

人工智慧寫雞湯文,竟在網上大獲好評奪得榜首!(上)

人工智慧終將取代人類記者? (上)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人工智慧竟可即時預測敗血症?

人工智慧可自動預測敗血症,偵測時間不僅可即時得知,準確率更高達八成五!

人工智慧可自動預測敗血症,偵測時間不僅可即時得知,準確率更高達八成五!


母逝遺憾...PTT 之父打造人工智慧預測系統

敗血症是重症醫療的致命疾病,在美國高達三分之一的死亡率。PTT 之父、也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的創辦人杜奕瑾,他的母親也是因敗血症離世。

2018 年,杜奕瑾領軍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宣布打造出能立即預測敗血症的 AI 系統。不但省下原本的 4 小時時間,且準確率更高達 80%-85%

台北醫學院引進人工智慧 盼能提高敗血症存活率

為了提升敗血病患者的存活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2017 年開始在加護病房全面導入「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可以預測患者敗血症發生機率,可是僅僅是預測時間就要四小時。

2018 年 12 月 7 日,院方更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簽約,宣布打造能自動預測敗血症的 AI 系統,讓偵測時間從 4 小時縮短至即時。目前準確率已高達八成五。

人工智慧即時預測 即刻救命

判斷是否罹患敗血症,需要經過兩個步驟:首先是要看身體是否有感染(如發燒、肺炎等症狀);再來看是否有器官衰竭的現象。

將 AI 敗血症預測系統引進加護病房後,人工智慧 判斷患者是否罹患敗血症的步驟如下:先擷取每位病人的生理數據,再把相關影響參數導入演算法,如此就能即時判斷、即刻治療。如此一來,就能在黃金期搶救病患生命,減輕醫生、病患與家屬的負擔。

北醫、北榮和台大醫院 都引進人工置換判斷敗血症

之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也將針對預防病患跌倒方面,建立過去患者跌倒的醫療記錄,讓人工智慧來做機器學習、針對高風險族群的跌倒做預測,並進一步分析跌倒原因,提供護理人員用藥與照護的參考、協助。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把關用藥安全!AI 藥櫃取藥、送藥、用藥更精準

【AI在瘟疫蔓延時】台灣 AI「雅婷」化身音樂家 發表首張專輯「武漢肺炎」

【AI在瘟疫蔓延時】AI 大神吳恩達公司最新技術 用AI自動檢測社交距離

你是我的眼!Google AI 眼鏡助視障朋友「看見」世界

人工智慧真能取代法官作出判決嗎? (上)

人工智慧寫雞湯文,竟在網上大獲好評奪得榜首!(上)

人工智慧終將取代人類記者? (上)